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能源是個熱點話題。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確保糧食能源安全”,還是代表委員們提出的關于能源保供、能源轉型、能耗指標等方面的建議,都彰顯著能源話題的“熱度”。鑒于能源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關于這個話題的建議,都在圍繞“穩”字展開。
能源飯碗 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不少來自油氣行業的代表委員不約而同把關注點投向了能源保供上。他們認為,在“雙碳”背景下,能源結構在調整,但能源總量仍要完成。要保障能源安全,需要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人類花了上千億美元和100多年時間對電池進行探索,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電池的能量密度與汽油、柴油仍無法比擬!比珖舜蟠,中國石化中科煉化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吳惜偉說,比如目前特斯拉的電池、比亞迪的刀片,其電池能量密度僅為汽油的3%、柴油的2.7%;氫能是當下投資最熱的新能源,但儲氫、運氫難度極大,成本太高。因此,液體可能是最好的儲能載體,具備極強的穩定性,且陸上管路輸送與海上跨海輸送非常便捷。持續推進液體能源高質量發展,是當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
無獨有偶,來自中國石油的全國政協委員王宜林、蘭云升、悅仲林、李新民共同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綜合考慮油氣勘探開發現狀,進一步完善礦業權管理政策,夯實穩油增氣基礎,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國內供給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則提出,加大油氣勘探開發政策支持力度,在礦權競爭性出讓過程中,加大對承擔能源保供主體責任企業支持力度,提高資源開發價值和效率,取消石油特別收益金或調高起征點,完善非常規油氣開發利用補貼等政策,促進增加國內油氣供給。
此外,黃建盛、杜宇新、楊揚等26名黑龍江省全國政協委員遞上一份聯名提案,建議國家推進大慶古龍頁巖油氣勘探開發。他們提出3點建議:一是設立古龍頁巖油氣田股份公司,建立完備的現代公司制度。二是在大慶設立中國國家頁巖油氣產業開發研究中心。三是將古龍頁巖油氣留在黑龍江進行精深加工。
“我們要有足夠的戰略物資儲備,才能有效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波動!比珖䥇f委員、光匯石油創始人薛光林談到。為此他建議,建立戰略物資專項基金,加強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等戰略物資儲備。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藍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永東認為,在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今天,煤層氣的大力開發可以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開發和利用煤礦區煤層氣資源既可從根本上預防煤礦瓦斯事故,又可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意義重大。不過,受資源條件和產業技術制約,煤層氣項目整體盈利性較差,投資風險較大,對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的依賴性仍十分明顯。田永東建議,一是在煤礦區大力推廣應用“采煤采氣一體化”開發模式,二是進一步提高煤層氣產業政策優惠力度,三是在“十四五”期間繼續圍繞煤層氣勘探開發領域布局重大科技項目。

能源結構轉型 立足久久為功
一些來自地方政府與民主黨派的代表委員們則更多地關注能源結構優化轉型,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穩步推進各區域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上。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表示,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暢通經濟大循環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推進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綠色低碳轉型,既是內蒙古講大局、擔使命,服務國家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內在要求,也是內蒙古發揮比較優勢,鍛造產業鏈長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必然選擇。
石泰峰認為,“雙碳”背景下,內蒙古要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必須立足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這個實際,推進新舊能源有序替代,優化煤炭和新能源組合,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平穩過渡;要繼續在資源轉化增值上下功夫,著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要推動稀土資源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規范化管理,做精做優做強稀土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林武認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牢記能源大省的保供責任。面對“雙碳”目標要求,山西將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加快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采和清潔高效深度利用;推動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有序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力推進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地熱能利用和干熄焦發電;積極布局煤炭先進接續產能、先進煤電機組、儲能項目、特高壓及外送通道重點電網工程,全面提升能源穩定供應和保障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表示,該省將深度開發“原字號”,抓好資源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依托資源富集優勢,推動產業鏈條向下游延伸。具體措施包括:抓實“油頭化尾”,央地合作推進大慶百年油田建設,加快頁巖油氣開發產業化商業化步伐,推動石油精深加工向高端精細化工和新材料延伸;抓實“煤頭化尾”“煤頭電尾”,充分釋放煤炭優質產能,推進煤電機組節能改造,促進煤化工園區集約化發展。
九三學社中央在《關于加快推進綠色低碳黃河建設的提案》中提到,黃河流域能源結構偏重,我國超過70%的煤炭產量集中于晉、陜、內蒙古3省份,火電裝機占比高達66%,全國重點建設的9個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中,有6個位于黃河流域。能源資源礦產開發長期以采掘和粗加工為主,生態環境影響大。此外,黃河流域以傳統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煤炭采選、煤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企業較多,煤化工企業占全國的80%。但高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滯后,面臨新舊動能轉換接續不力的嚴峻挑戰。
為此提案建議,加快能源結構清潔轉型,推動黃河流域新能源科學開發布局,支持青海、甘肅、四川等風光能豐富地區構建風光水多能互補系統;推進新能源外送,促進能源結構轉型,拓展寧夏、晉北、蒙西地區既有外送通道,鼓勵青海、隴東地區、鄂爾多斯等地開發建設新能源外送基地,提高河南、山東等地清潔能源消納能力;合理控制煤炭開發強度,穩步推動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開采利用。

能耗考核方式轉變 倡導先立后破
《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提出: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并留有適當彈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也引發了不少企業和學界代表委員的熱議,認為這釋放了明確的政策信號。
“去年一些地方在‘雙控’‘雙碳’上出現了偏差,比如限煤、拉閘限電,并將化工項目完全等同于‘雙高’。這使得一些項目甚至包括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綠色低碳項目也受到能耗指標的限制!比珖䥇f委員、奧克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來自化工企業的政協委員,我非常高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將能耗強度目標統籌考核,并提出要留有適當彈性。同時還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也明確提出對國家重大項目要實行能耗單列。對于我們企業家來講,這個太重要了。企業今后大力發展新能源也好,上馬綠色低碳項目也好,或者發展二氧化碳資源化產業,信心更加堅定了!
“這既為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留出合理用能空間,也能有效推動地方保持節能工作力度,兼顧發展和減排、當前和長遠,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實現‘十四五’時期能耗強度降低目標提供支撐!比珖舜蟠、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謝德體說。
全國人大代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認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釋放了明顯的政策信號,將鼓勵各地更多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有利于促進建立更科學合理的能耗考核體系。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委員表示,無論是遠期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還是當下的節能降耗目標,都要考慮效率與節奏,考慮環保與經濟、民生的協調。對各領域各部門而言,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比年度考核更合理,更切合現實。
“統籌考核,能避免因能耗指標完成進度問題限制企業正常用能!毙陆痫L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委員認為,發展方式的轉變不可一蹴而就,要尊重規律,科學把握工作節奏。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
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說,針對此前各地出現的運動式、突擊式減碳,中央果斷進行了及時糾偏。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住了冒進式、突擊式減碳。但由于各地理解的參差不齊,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配套措施不到位、相關政策沒落地的問題。他建議光伏產業不納入能耗總量考核,進一步加快其發展速度,滿足能源轉型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來斌:防范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風險
“雙碳”目標的高質量實現,要求我國在今后40年內打破以化石能源為主體的既有能源消費模式,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導的能源消費體系。這一過程可能催生更多不確定性風險。這些風險包括: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導致能源礦產資源供需錯配;全球能源供需關系失衡,引發市場和價格周期性震蕩;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易遭受極端天氣影響。
由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發揮好傳統化石能源的壓艙石作用。多措并舉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促進油氣增儲上產,發揮LNG接收站的調峰應急作用,提升和保持油氣自我供應能力;增強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實現能源增量替代。
二是有效應對全球化、多元化帶來的能源價格波動風險。統籌利用好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平衡好管道氣進口穩定性和LNG進口靈活性之間的關系,發揮好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作用,謀求更多元化的進口結構。
三是積極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我國積極推進能源低碳轉型,減少對進口化石能源的依賴,將屬地性特征強的可再生能源逐步發展成為能源供應的主體,致力于從根本上解決能源供應安全的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南存輝:加大清潔能源稅收支持力度
“雙碳”目標是國家重大戰略決策,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谖覈曰茉刺寂欧艦橹鞯默F實,大力發展風、光等清潔能源,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近幾年來,我國綠色稅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為限制碳排放、節約資源開發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現有的稅收政策中,鼓勵和支持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相對較少。如:增值稅方面,僅風力發電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企業所得稅方面,僅符合《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條件的新能源發電項目,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政策。
為此,建議加大清潔能源稅收支持力度,以進一步發揮稅收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作用,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全國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陳康平: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離不開儲能,后者也是當前我國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的重要調節性電源。近兩年,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儲能發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配置儲能已漸成潮流。
為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建議在加快建設各類電力市場的基礎上,研究編制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指南,明確新型儲能參與中長期交易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的交易機制、價格形成機制、技術標準等。
此外,還要指導各地合理確定新型儲能配置規模。該項工作可由相關部委指導各地開展地方性的儲能需求研究,進行容量配置和功率配置分析、經濟性分析等,因地制宜確定新型儲能的合理配置規模和時間節點。根據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按年度發布儲能容量需求信息,為各地區儲能產業發展提供明確依據,指引儲能項目建設更好地開展。
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主任李郁華:將寧夏三類重大項目能耗單列
國家已經明確對重大項目實行能耗減免考核政策!蛾P于支持寧夏能源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中也提出“研究支持寧夏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范圍”。寧夏一些重大項目能耗總量大、強度相對高。為確保寧夏這部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利于“雙碳”目標實現的重大項目實施,建議將寧夏三類重大項目納入國家能耗單列考核范圍。
一是國家在“十四五”期間繼續給予寧東基地國家布局的在建現代煤化工項目能耗單列考核政策。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國家“十三五”明確的全國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之一。根據規劃,目前仍有一批現代煤化工項目處于在建階段,預計“十四五”將建成年產50萬噸煤制烯烴、40萬噸煤制乙二醇和下游精細化工項目。
二是將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寧夏)項目納入能耗單列考核范圍。寧夏被確定為8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之一,寧夏樞紐的建設,將發揮“東數西算”工程的戰略支點作用,推動算力資源有序向西轉移,促進解決東西部算力供需失衡問題。
三是將寧夏光伏制造業全產業鏈項目納入能耗單列考核政策。寧夏已提前謀劃布局,謀劃建設多晶硅、單晶硅等產業基地。規劃的光伏全產業鏈項目建成后,可累計發綠色電量約為8.1萬億千瓦時,為全國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8億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