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公司新聞
產品動態
行業新聞
視頻中心
 
 
 
  行業新聞  
低油價趨勢下,石化行業如何應對?

       一、低油價沖擊之下,石油公司如何應對?
       2020年3-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月初的68美元/桶跌至3月末的23美元/桶,WTI原油價格從1月初的63美元/桶跌至3月末的21美元/桶,4月20日WTI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37.63美元,出現歷史上首次負油價,隨后美布兩油價格一直在20~30美元/桶區間低位震蕩;5月中旬雖略有回升,突破30美元/桶,但據多家國際權威機構預計低油價將呈現常態化。低油價之下,產油國經濟運行、石油公司業務均遭受重創,石油公司如何應對低油價挑戰,值得密切關注。
       01、原油價格下跌過程及原因分析
       受今年新冠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2-3月份全球石油市場低迷,石油消費大幅下滑。3月6日,OPEC+減產聯盟談判破裂,由此拉開石油“價格戰”一夜之間國際原油價格斷崖式下跌,引發原油市場和全球股市劇烈震蕩,十天之內美股四次熔斷,對全球經濟運行經濟帶來巨大的潛在危機。4月10-13日,沙特主持召開OPEC+緊急視頻會議,與會各國最終達成分階段減產協議,但由于減產力度不夠,并未對原油價格的提升帶來明顯效果。4月20日,WTI 5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于負值,意味著新冠疫情影響下美國煉油商需求銳減、原油儲罐庫容嚴重不足、原油儲存成本已經高于生產成本。進入5月份以來,OPEC+減產協議生效,產油國在控制產量方面采取行動,許多石油公司被動削減產量或者關閉油井,加之歐美國家開始重啟經濟活動,原油需求預期轉好。在這些因素的驅動下,原油價格開始觸底反彈,截至5月中旬越過30美元/桶?傮w判斷,基于OPEC+減產力度有限,加之新冠疫情影響石油消費,預計2020年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震蕩是大概率事件,美國信息能源署(EIA)預測今年二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為23美元/桶,下半年提高至30美元/桶,2020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為33美元/桶。
        本次原油價格暴跌與2008年、2014年的油價下跌原因有所不同,2008年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石油需求下降,屬于需求側的問題;2014年油價下跌是由于以美國為首的非OPEC產量快速增長導致全球供需形勢發生逆轉,全球石油供應量過快增長而消費滯后,屬于供給側的問題。
       本次油價暴跌則是需求側和供應側雙重沖擊的結果,除了以沙特和俄羅斯為首的“減產聯盟”產能嚴重過剩以及沙特單方面降低油價之外,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各國石油消費需求迅速下滑、庫存暴增是引發油價暴跌的又一重要原因。國際能源署(IEA)預計一季度全球石油日需求較2019年同期下降249萬桶,伴隨疫情在全球的蔓延,4月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要比2019年減少2900萬桶,達到1995年以來最低水平,預計二季度需求同比下降2310萬桶,預計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比2019年每日減少930萬桶。

        02、低油價對主要產油國的影響分析
        對于許多產油國來說,石油是維持其國民收入與政府預算的主要來源,原油價格下跌意味著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因此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許多產油國來說并非好事。大多數產油國的財政預算對于石油價格不僅要考慮到石油的生產成本(包括運營成本和完全成本),還要考慮到滿足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價格水平,即國家成本(財政盈虧平衡油價)。如果產油國財政盈虧平衡油價低于國際油價,為保證國民福利支出,政府就要通過與其它產油國聯合減產的方式調整供應量,使油價能夠恢復到盈虧平衡油價之上,同時也可能通過降低財政支出和增加非石油收入來維持國家的財政平衡狀態。以沙特為例,其國家財政收入的90%來自石油出口,2016年沙特財政盈虧平衡油價預算為65.87美元/桶,但2016年國際原油年平均價格僅40美元/桶,致使其財政收入只有1384.2億美元,產生832.1億美元的赤字?傊,由于產油國對石油收入的高度依賴性,低油價對于其保障國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是十分不利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03、低油價下石油公司如何應對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使得石油生產商經濟效益受損,石油公司一般會采取削減上游投資、壓縮運營成本、優化資產管理、剝離非核心資產、停止股票回購甚至降薪裁員等措施,降低油價下降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適當增加下游投資,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利用煉化業務盈利緩解低油價對上游和公司整體業績的沖擊;此外各公司也都會保持必要的研發投入,以保證其科技創新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此次低油價突襲,殼牌、?松梨、BP、雪佛龍、康菲石油等國際石油公司紛紛行動,大幅削減2020年的資本支出和運營成本。此外,許多公司還通過降低原油產量甚至關閉部分油井、停止新項目、業務兼并重組以及被迫降低薪酬、裁減人員等措施應對低油價沖擊,力圖在低油價困局中盡量減少收益損失。
       04、低油價對我國石油行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19年原油對外依存度70.8%,進口原油5.1億噸。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有利于我國擴大原油進口、增加戰略儲備,但原油價格過低也會對國內石油公司上游開采業務帶來極大沖擊,這是由于我國境內石油藏量深、開采的地質條件復雜,與中東產油國相比開采成本較高,當國際油價過低時上游開采業務處境艱難,因此,無論對國際石油公司還是國內石油公司而言,國際油價均應處于一個合理的區間。
       為應對低油價沖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國企分別出臺行動方案。中石油提出在經營上精打細算、在生產上精耕細作、在管理上精雕細刻、在技術上精益求精的“四精要求”,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中石化開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采取十項重點措施,其中包括抓好煉油板塊優化增效,加工量向有市場、效益好的企業傾斜,抓好原油采購降本等一系列措施。中海油持續推進增儲上產計劃,大力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深入推進發揮成本管控優勢,力克低油價給生產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傮w而言,國際油價下跌對我國有利有弊,需要石油行業直面挑戰、有效應對,通過強化科技創新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加快油氣儲備設施建設,保障我國能源安全。
        二、低油價趨勢下,煉油化工行業如何應對?
        2020年3-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一路暴跌,甚至出現歷史上首次負油價。5月以來,隨著OPEC+新的減產協議開始生效及國外疫情控制逐漸好轉、經濟活動開始重啟,盡管原油價格有所回升,但據多家國際權威機構預計未來低油價將呈現常態化。低油價之下,產油國經濟運行、石油公司業務遭受重創,處于石油產業鏈中游的煉油化工也深受影響,必須積極應對。
       01、低油價對煉化行業的影響分析
       原油價格下滑不僅使石油公司上游勘探開采業務收益受損、利潤縮水,也通過產業鏈傳導效應,對煉油化工原料價格、生產成本、產品利潤等方面產生深刻影響。從煉油業務來看,雖然低油價有利于降低煉油加工成本,對提高煉油毛利形成利好,但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會相應調低,同時我國設立了成品油零售價下限(“地板價”),即在國際原油價格低于40美元/桶下限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再調低,由此產生的收益全部納入國家風險準備金。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經過4次調整,自3月17日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015元和975元,成品油價格重回“5元時代”,已經降至“地板價”。加之疫情導致成品油消費低迷、庫存暴漲,從而嚴重制約煉廠效益增長。
        從化工領域來看,低油價也有利于石化企業降低原料成本,但油價過低時石化產品失去成本支撐,引起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從而拉低企業盈利水平。由于原料成本崩塌、下游消費萎靡,成本與需求利空因素疊加影響,石化基礎原料及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聚酯產品價格均呈現大幅下跌態勢。除了產品價格下跌,由于疫情導致消費需求下降,產品庫存高企,企業生產經營普遍遭遇艱難時期。
        02、煉化行業如何應對低油價
        此次低油價是石油消費端與供給端“雙重夾擊”的結果。預計二季度全球新冠疫情將趨于結束,經濟活動、石油消費將逐步恢復正常,但原油價格很難快速攀升,未來低油價將呈現常態化,因此,煉化行業應做好長遠謀劃,積極應對低油價沖擊。
       從煉油行業發展趨勢看,我國的煉油能力已經過剩,成品油消費增速持續下降,尤其是柴油消費量跌勢明顯,汽油消費在2023年前后將達到峰值,疫情之后航煤消費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因此需要做好煉油向化工轉型和結構調整,進一步降低柴汽比,多產航煤、清潔汽油、化工氫油、低硫船用燃料油以及高端石蠟、潤滑油基礎油等特色煉油產品;注重煉化一體化發展,加大開發“減油增化”技術,例如原油直接制化工原料和化學品技術等。在當前低油價形勢下,煉廠應減少劣質重油加工,增加低硫優質原油加工量,從而降低原油加工成本,提高煉油利潤。
       從化工行業發展趨勢看,由于我國乙烯原料偏重、乙烯生產成本高,因此更加注重乙烯裂解原料結構調整和多元化發展,以及差異化、高端化的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產品開發應用。具體而言,在原料多元化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快推進油氣田乙烷裂解制乙烯等項目建設進度,另一方面要抓住低油價機遇,利用低價石腦油裂解原料降低乙烯生產成本。在大宗通用型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產品生產方面,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推動降本增效。在產品差異化、高端化發展方面,重點圍繞醫用料、車用料、電纜料、纖維料等合成樹脂產品、高端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合成橡膠、橡塑聚合物等領域加大技術研發與推廣,推動提質增效。
       目前,我國油氣產業鏈上、中、下游已全部放開,國企、民企、外企三方在油氣全產業鏈上的競爭新格局加速形成。煉化領域經營主體日趨多元,行業洗牌加劇,市場競爭日益慘烈。中長期內,石油仍將是主要交通運輸燃料和化工原料,但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正在提速,新能源在交通燃料消費中的占比將不斷提升。為此,煉化行業應準確把握燃油替代和新能源發展趨勢,尋求新的效益增長點,例如積極介入低成本制氫、加氫站建設等,延伸業務鏈,搶占市場先機。

 

 

 
淄博網站建設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產品中心   資質榮譽   技術優勢   加入清源 聯系方式
           
公司介紹 公司新聞 石油醚   企業榮譽   技術實力
  人才戰略 關注我們
組織機構 產品動態 輕質白油   企業資質   科研成果   招聘信息  
董事長致辭 行業新聞 工業白油   環境信息公示        
總經理致辭 視頻中心 變壓器油            
企業文化   導熱油          
企業理念   淬火油          
企業風采   潤滑油            
    特種油            
版權所有:山東清源石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www.svig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2029223號  技術支持: 淄博網站設計  億泰信息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魯石化乙烯廠北路中段     電話:0533-7480866     傳真:0533-7482866
友情鏈接:清源集團、齊魯機械

2019精品国产品在线不卡_高清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2019精品国产品在线不卡_高清一区二区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