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公司新聞
產品動態
行業新聞
視頻中心
 
 
 
  行業新聞  
傅向升:一文帶你看懂中國石化產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前一階段有金融機構約我談談石化產業的現狀與未來,當然他們更關心金融系統在石化產業的機遇所在?當前中國石化產品市場的供需狀況?以及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不同產業鏈的競爭力所在?應大家的建議,今天將部分內容加以編輯,或許有助于您了解石化產業、為您帶來些許思考。
      新中國石化產業的發展可概括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這一階段主要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如何滿足農業、軍工以及國民經濟急需,而起步和快速建設時期。其標志就是從蘇聯援建我國三大化(蘭化、太化、吉化)起步、到七十年代初集中引進大型石化和化肥裝置,再加上我國自力更生和自主研發,用30年左右時間于七十年代末基本形成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基本完整的基礎體系。
      第二階段是改革開放到上世紀末或本世紀初,這是我國石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時期,引進外資與自主開發并重。其重要標志就是跨國公司紛紛進入中國,約20年時間使我國石化產業發展成為成龍配套的工業體系,并奠定了我國進入世界石化大國序列的基礎。
      第三階段就是新世紀以來的20年,是我國石化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結構(布局、產業、組織結構等)逐步優化、實現大踏步跨越的時期。其重要標志就是2010年我國石化產業成為世界第二大國、化工產業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由此重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開啟了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2019年石化產業營業收入12.3萬億元,占全國規模工業營業收入的11.6%;實現利潤總額6683.7億元,占全國規模工業利潤總額的10.8%;無疑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世界石化領域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石化大國。據歐洲化工理事會統計,2017年中國化工產業銷售額1.29萬億歐元、歐洲5420億歐元、美國4660億歐元,明顯高于歐美的總和。
      我國作為石化大國的另一個表現是很多產品產能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去年我國煉油能力8.61億噸,原油加工量6.52億噸,乙烯產量2052萬噸、聚乙烯產量1745萬噸,都是世界第二位;丙烯產量3288萬噸、聚丙烯2348.5萬噸、聚氯乙烯2010.7萬噸、PX1470萬噸以及純堿2887.7萬噸、燒堿3464.4萬噸、電石產量2588萬噸、化肥5625萬噸(其中尿素2502萬噸)、農藥225.4萬噸、甲醇產量4936萬噸、輪胎產量超過8.4億條(其中子午胎超過6億條),染料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2/3,等等20多種主要石化產品的產能產量都是世界第一位。中國石化產業的規模約占世界總量的40%,很多跨國公司都預測中國石化產業的貢獻會越來越大,2030年中國的貢獻將進一步提高到50%。
       石油和化學工業按照產品屬性傳統劃分為無機化工和有機化工。通常情況下,我們一般以原料為主劃分產業鏈,即通常說的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磷化工,鹽化工的主要代表是純堿、燒堿、鹽酸及其衍生產品;生物化工一般以糧食、生物質資源以及秸稈等廢棄物為原料,經生物發酵技術獲得一系列有機化學品;磷化工就是以磷礦石為資源主要生產磷酸、磷銨、磷酸鹽等。100年前的世界化學工業主要以煤化工和鹽化工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石油化工在全球得到快速發展。
       通常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油品、基礎有機化學品、精細化學品、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的產業鏈。我們每天接觸到,以及我們可以想象到的任何產品,都可以通過石油化工路線獲得,所以石油化工是今天世界石化工業的主體,也是今天人類生活吃穿行必不可少、全球電子信息等制造業、航空航天等軍事工業的依賴和保障。我國石油化工以大慶油田的發現為標志,開啟了快速發展時期。真正實現規;焖侔l展并形成基本完整的石化工業體系,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引進大型成套石化裝置開始的,一直到本世紀初那段長期過程,其主要目標都是以大量增產成品油滿足市場急需為主。
       自2010年起,我國石油化工真正走上了轉型發展之路,其轉型的思路或者說重點標志有兩個,一是針對成品油市場的逐步飽和、向“少油多化”轉型,二是針對柴油消費達到峰值汽油市場增速較快、由高柴汽比向低柴汽比轉型,直到今天這兩大趨勢還在繼續。
       當前,煉化工業的企業性質看,分為央企、地煉、合資企業,以央企為主。其中,中石化占煉油總產能的34.4%、中石油占22.9%,民營煉油能力占28.9%;乜2018年以前,地煉和少數合資企業(大連西太平洋、福建聯合石化)的終端產品主要以成品油為主,煉化一體化大型石化裝置幾乎全部在央企。
       “十三五”后期開始,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以及外資準入,情況在快速變化:
        一是民營企業集中建設大型煉化一體化裝置,這一方面以恒力、榮盛、盛虹等為代表;
        二是跨國公司紛紛布局中國,這一方面以巴斯夫在湛江、?松梨谠诨葜莘謩e獨資100億美元建設新材料基地,這兩大基地分別于去年底和今年4月份開工,還有中海殼牌三期、沙特阿美與華錦在遼東灣、利安德巴塞爾與寶來石化在遼東灣、薩比克與福海創在古雷都在規劃擬建煉化一體化裝置。
      站在今天展望未來:再過5到10年中國的石化產業規模集中度、整體技術水平、石化產業布局結構和產業鏈結構及其全球競爭力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2、煉化一體化裝置產業鏈構成
      不同規模、不同產業鏈的煉化一體化裝置競爭力比較,重點看新建裝置,因為過去以央企為代表的煉化一體化裝置的產業鏈大多都是:進廠原料原油,出廠產品汽煤柴等成品油、基本有機化學品、聚烯烴等合成材料。
      新建煉化一體化裝置先看已全面投產的大連恒力一期:原油加工能力2000萬噸/年,其主要產品年產出量:芳烴450萬噸、乙烯150萬噸、高壓聚乙烯40萬噸、乙二醇180萬噸、苯乙烯72萬噸、聚丙烯83萬噸,還有MTBE 82萬噸、烷基化油30萬噸并有聯產醋酸50萬噸、回收硫磺65萬噸;采用全加氫工藝,除2套常壓蒸餾裝置外,另有煤油加氫、柴油加氫、重油加氫裂化裝置,都是國際先進水平的工藝技術包,其化工產品的產出率高達50.3%。
      再看去年底已投料的舟山基地一期2000萬噸/年情況:浙石化舟山基地規劃規模是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裝置,分兩期建設,第一期2000萬噸/年去年底投料、今年4月底已達產,主要產品年產出量:芳烴520萬噸、乙烯140萬噸、聚乙烯75萬噸、環氧乙烷和乙二醇80萬噸、苯乙烯120萬噸、聚丙烯90萬噸;還有烷基化油45萬噸、聚碳26萬噸、丙烯腈26萬噸、回收硫磺48萬噸、MMA9萬噸,這套一體化裝置除常減壓裝置外,另有輕烴回收、延遲焦化以及渣油加氫脫硫、蠟油加氫裂化、柴油加氫裂化、重油加氫裂化、催化汽油加氫、石腦油加氫等裝置。
       榮盛公告稱:通過該基地的建設將有助于構建“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化纖”一體化產業鏈,實現高質高效規;a,降低產品成本,提升競爭力。該裝置化工品的產出率約55%。
       再看一個地煉利華益集團的案例:利華益是以利津石化為核心的企業集團,兼有制藥、化纖、紡織等,其核心企業石化公司很早就開始轉型,在煉油裝置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油頭向化工轉化、延長化學品產業鏈,充分利用550萬噸/年油頭強化“煉化精細化工新材料一體化”發展模式,先后建設了300萬噸/年重油加氫、260萬噸/年重油催化、120萬噸/年連續重整、100萬噸/年加氫改質、52萬噸/年MTBE、4萬噸/年苯酐、20萬噸/年乙二醇,利用聚合級丙烯進一步發展了70萬噸/年苯酚丙酮、24萬噸/年雙份A、13萬噸/年工程塑料聚碳以及25萬噸/年丁辛醇、4萬噸/年新戊二醇等產品,下一步還將重點實施100萬噸/年輕烴裂解、20萬噸/年環氧丙烷聯產45萬噸/年苯乙烯、40萬噸/年高性能ABS、10萬噸/年PMMA等產品和新材料。這種前瞻性的結構調整、技術升級和轉型思路,使得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去年集團實現收入910億元,利潤46.5億元,其中化工部份實現收入799.2億元,利潤39.9億元,也為地煉企業探索了轉型升級之路、提供了借鑒。
       所以我們通常說:世界石化產業的發展實踐證明,規模集中度越高盈利能力越強,所以一般都是向大型化、園區化、一體化方向發展;就路徑來看、也是當前我國石化產業和市場需求的現狀告訴我們,產業鏈越長盈利能力越強,因為上游是原材料、中段是成品油和基礎化工品為主、增值增效集中在下游的烯烴深加工、芳烴深加工及其高端精細化學品、功能化學品、高端材料等產品,這是終端、是盈利點所在。
       所以很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主要是針對中國市場、重點是發展這些終端和高端石化產品,大家熟悉的杜邦、陶氏、朗盛、索爾維、贏創、三菱、旭化成、阿科瑪、帝斯曼等都是如此,最近的代表就是巴斯夫在湛江、?松梨谠诨葜莘謩e投100億美元建新材料基地,也是這樣的布局方案。
       3、特別提一下天然氣化工
       這是與石油化工相伴而生的,在產品上也是互為補充的。當前世界最成熟也是經濟競爭力最強的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兩大產品鏈:一是天然氣為原料經合成氣到合成氨成熟的化肥產業鏈,二是經合成氣到甲醇及其下游的碳一化工產業鏈,最具代表性的屬甲醇羰基化制甲酸(甲酸甲酯、DMF、碳酸二甲酯等)、醋酸(醋酸乙烯、醋酸酯、醋酸纖維素等),甲醇制甲醛進而生產工程塑料聚甲醛,這都是今天世界上大規模生產、技術成熟、經濟性強的產業鏈。當前,正在研發、也是我們最期待成功的就是天然氣制烯烴,現正在研發的兩種工藝:一是天然氣經合成氣制烯烴,二是天然氣直接制烯烴,都已取得實驗室階段性成果,這是未來一個重要的方向。
       4、近年來必談的現代煤化工
       現代煤化工是相對于傳統煤化工而言,傳統煤化工一般包括:以煤為原料的電石.乙炔化工產品鏈,以煤為原料的甲醇—碳一化學產品鏈,以及大家熟悉的煤氣化合成氨—化肥產業鏈,F代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采用先進技術和加工手段生產替代石化產品和清潔燃料的產業。我國是因為資源稟賦屬多煤缺油少氣,石油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又不斷攀升,從深化能源革命出發和國家能源戰略安全考慮,形成了今天世界領先的現代煤化工產業。
       最初開展升級示范的有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后來又開展了煤制芳烴、煤制乙醇等研發。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間,按照《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布局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的產業化和升級示范,現代煤化工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等一些關鍵技術的水平已居世界領先地位,并積累了非常寶貴的工程化、產業化經驗和實際運行數據,為我國深化能源革命、強化能源安全戰略以及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的互補與協同發展積累了經驗。
       到2019年底已建成9套煤制油、4套煤制氣、32套煤(甲醇)制烯烴、24套煤制乙二醇示范裝置;形成煤制油總產能921萬噸/年、產量745.6萬噸,煤制氣產能51億立方米/年、產量43.2億立方米/年,煤(甲醇)制烯烴產能1582萬噸/年、配套聚烯烴產能1393萬噸、產量1277.3萬噸,煤制乙二醇產能488萬噸/年、產量313.5萬噸。
       交談過程中,多數人對石化產品市場供需狀況、石化產業發展趨勢、未來成長性等都予以比較高的關注度:
       1、石化產品市場供需分析
       我國石化產品總體看是“一邊過剩,一邊短缺”,具體說就是“低端過剩,高端短缺”,細分看則是基礎化學品過剩、功能化學品短缺,具體體現:化肥、純堿、燒堿、硫酸、農藥、涂料、橡膠制品等這些傳統基礎化學品過剩嚴重,例如化肥去年產量5625萬噸,而國內表觀消費量約5100萬噸;鉀肥43%的用量靠進口,過剩最嚴重的是氮肥和磷肥,去年氮肥產量折純3577萬噸,消費量只有3007萬噸,磷肥產量1211.7萬噸,而國內需要量只有765萬噸,所以去年出口化肥折純量1119.5萬噸(占總產量的20%),其中氮肥出口601萬噸、占產量的16.8%,磷肥出口470萬噸、占產量的38.8%;農藥去年產量225.4萬噸、出口146.8萬噸,出口占65%;成品油去年產量超過3.6億噸,而國內表觀消費量只有3.1億噸,所以去年出口高達5537.6萬噸,比上年度增加20.2%,這是基礎化工產品過剩的狀況。
       而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高端膜材料、高端纖維材料有大量靠進口,每年都花費大量外匯,造成貿易逆差一直居高不下。去年進口量大的石化產品有有機化學品6085萬噸、用匯551億美元,合成樹脂3366.8萬噸、用匯481億美元。其中聚乙烯進口1666.8萬噸、同比增長18.8%、用匯171億美元,聚丙烯進口349萬噸、同比增長6.4%、用匯40億美元,還有聚碳進口159.9萬噸、同比增長12.8%、用匯38.7億美元,乙丙橡膠進口192萬噸、同比增長10.8%、用匯24億美元,丁苯橡膠進口50萬噸、丁二烯橡膠進口20萬噸、丁基橡膠進口24.7萬噸,還有乙二醇進口994.7萬噸、用匯59.7億美元。
      化工新材料2018年總的消費量3410萬噸、總的自給率約65%,其中工程塑料消費548萬噸、自給率56%,高性能纖維消費8萬噸、自給率50%,高端膜材料消費60萬噸、自給率67%(其中納濾膜85%靠進口、電驅動膜85%靠進口、醫用膜90%靠進口),電子化學品消費90萬噸、自給率67%,關鍵是進口部分都是技術要求更高、性能更高端的產品。
       2、石化產業最新的創新及關注點
      一是烯烴原料的輕質化,二是原油直接制化學品。
       烯烴原料輕質化主要得益于北美頁巖氣革命的成功,烯烴新增產能當中,丙烯多以丙烷脫氫工藝,乙烯主要是乙烷裂解路線,傳統的石腦油裂解制烯烴的占比正逐年下降。
       目前乙烷裂解制乙烯已占全球總產能的36%,未來10年將提升到40%以上,從地域來看:中東乙烷為原料占比最高67%,北美占52%,亞太和西歐都在30%左右;國內已建成投產的丙烷脫氫制丙烯裝置有12套,合計產能461萬噸/年;我國申報擬建的乙烷裂解項目多達20多個,已開工建設只有2個。
       ?松梨诘脑椭苯又苹瘜W品新工藝,在新加坡裕廊島的一套100萬噸/年裝置是全球唯一的一套工業化裝置,已經運行了6年,因原料不同其化學品產出率50%~70%不等。去年6月份跟沙特阿美北京研發中心交流時,也了解到他們與清華大學也正在合作開發原油直接制化學品的技術,在我國成品油市場飽和、而高端石化產品短缺的產業結構來看,這項技術更具有先進性與競爭優勢。
       另一個關注的熱點是生物基和生物降解材料,這是解決當前塑料污染問題和未來資源枯竭問題的重要途徑。尤其是新的限塑政策的實施,這不僅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當前全球關注的熱點和進步很快的一個重要領域。我國最早產業化的生物法高分子材料是聚丙烯酰胺,經國家科技攻關、由上海農藥所研發成果,在勝利油田、北京等地首先實現產業化,比原來的化學法有著更多的優點和競爭優勢,在三次采油和水處理行業獲得廣泛應用。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過程所、化學所、上海有機所、成都有機所以及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南開大學等單位,都在生物化工的技術與工程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果。近幾年我國及全球生物技術進步很快,生物可降解材料也取得明顯進展,我調研過的海正生化的聚乳酸、凱賽科技的尼龍56都已實現產業化。在東源科技調研時了解到正在開發丁二酸丁二醇酯;帶隊訪問三菱公司時看到了他們開發成功的生物法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其光學性能優于雙酚A型PC,并已做成汽車全景天窗。
      美國、德國、日本、英國、荷蘭、巴西等發達國家和生物資源豐富的地區,都高度重視并加快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發、產業化和應用。杜邦公司研發的生物法1,3-丙二醇,在田納西州已建成生產裝置,其產品進而生產PTT聚酯短纖維,已在服裝、住宅地板、運動用品等方面應用,產量在不斷擴大;杜邦公司研發的另一個生物材料是與ADM公司合作的呋喃二羧酸甲酯,是以果糖為原料,不僅比石化工藝易得,而且作為PET的替代品其阻隔性能更優。帝斯曼公司和法國一家公司共同開發生物基丁二酸,2014年以來一直在運行。還有微生物發酵合成聚羥基脂肪酸酯以及生物可降解聚酰胺、聚氨酯、聚酯等產品都已取得較好效果并獲得比較廣泛的認可。
       3、未來最強勁的增長點在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通常指工程塑料、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功能性膜材料,有的把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高端聚烯烴、電子化學品也包括在內。五大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甲醛、聚碳、PBT、聚苯醚;五大特種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酰亞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不斷創新,尤其是特種工程塑料的種類近幾年得到拓展,品種和性能都不斷增強。
       化工新材料因其質量更輕、性能更優異、功能性更強,尤其是技術要求和技術含量更高,化工新材料及其改性材料或復合材料,一直是一個國家化工技術水平的重要體現,又加上具有傳統化工材料以及金屬材料都不具備的更優異的特性,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端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材料。汽車的輕量化、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民用客機的大型化、譬如A380、夢幻787以及我們的C929等;電子信息、人類宇宙探索和太空行走、國防軍工的隱形技術、航母潛艇等深海遠洋,都離不開化工新材料為之配套。
      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及其全球化工50強的跨國公司,都把化工新材料作為發展重點,很多知名跨國公司把化工新材料作為轉型的首選。最典型的是陶氏杜邦的發展以及近年的合并與再拆分,去年4月1日拆分的新陶氏定位為新材料為主業;杜邦自成立以來的218年,在19世紀完成了由火藥公司向化學品公司的轉型,20世紀實現了由化學品公司向材料科學的轉型,去年6月1日拆分的新杜邦定位是特種化學品,其主導產品也屬于我們所稱的新材料領域。
      三菱化學重點發展、擺在首位的是功能材料包括高功能薄膜、工程塑料、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等。
      三井化學的核心業務也是功能性材料,其茂金屬聚合LLDPE和HDPE以及聚氨酯材料等都居世界領先水平,三井化學把未來研發的重點也放在新材料領域。
       跨國公司都把在中國的發展定位在新材料領域,還有旭化成、阿科瑪、朗盛、索爾維等公司的重點也都是新材料。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對化工新材料的市場需求大,而我國化工新材料產量和種類都難以滿足我國高端制造業的實際需求,所以化工新材料一直是石化領域的發展重點。
       4、原油價格對經濟及石化產業鏈的影響
       原油價格是最捉摸不定的,今年3月初因為OPEC+繼續減產協議談判未果,石油戰陰云密布, 一夜之間原油價格斷崖式下跌, 3月6日油價創下20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后來一路下跌、低位時破20美元/桶,更令人咂舌的是4月20日紐約油價收盤時跌幅超過300%、出現了-37.63美元/桶的怪事。于是乎巴菲特在5月3日董事會上說:自己對油價的判斷出現了錯誤。但基本規律是:油價總是波動的,一是原油已經不完全是一個大宗商品,更多體現的是金融屬性,二是原油價格的波動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在減弱,而受地域政治、局部戰爭、大國博弈等因素的影響在增強。
       多年的趨勢來看原油價格的高低甚至成為經濟的晴雨表,似乎原油價格高位運行的時候一般全球經濟也處在景氣周期的高位,而原油價格下行或處在低位時,全球經濟也呈現下行或低迷狀態,所以原油價格成為經濟界和經濟人士預判經濟趨勢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石化產業來說,原油價格與下游化工產品以及合成材料有著正相關關系,基本規律是原油價格高位石化產品及合成材料價格也處高位、原油價格低位石化產品及合成材料也處低位,這只是基本規律、不是100%重合,因為傳導性的滯后是正,F象。


 

 

 

 
淄博網站建設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產品中心   資質榮譽   技術優勢   加入清源 聯系方式
           
公司介紹 公司新聞 石油醚   企業榮譽   技術實力
  人才戰略 關注我們
組織機構 產品動態 輕質白油   企業資質   科研成果   招聘信息  
董事長致辭 行業新聞 工業白油   環境信息公示        
總經理致辭 視頻中心 變壓器油            
企業文化   導熱油          
企業理念   淬火油          
企業風采   潤滑油            
    特種油            
版權所有:山東清源石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www.svig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2029223號  技術支持: 淄博網站設計  億泰信息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魯石化乙烯廠北路中段     電話:0533-7480866     傳真:0533-7482866
友情鏈接:清源集團、齊魯機械

2019精品国产品在线不卡_高清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2019精品国产品在线不卡_高清一区二区不卡视频